一、行业概况
熔喷布,是口罩中起过滤作用的关键材料,是口罩的“心脏”,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除了能阻挡较大粉尘颗粒外,还可以通过表面的静电荷将细小粉尘、细菌和病毒飞沫吸住。作为过滤功能口罩的必要原料,熔喷布通常分为90、95、99三种规格,90、95、99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过滤能力,相对应的是生产三种不同的口罩(N90/N95/N99)。除此之外,熔喷布的制作工艺也不相同,有的是90+,有的是90-,有的是95+,有的是95-,不同品质的熔喷布最后的质量不同,生产出来的口罩防护性也不同。一般来说,1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要使用1层熔喷布,1个N95口罩则至少要用掉3层熔喷布,1吨熔喷布可以做100万只医疗外科口罩。
熔喷布行业是指从事熔喷布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个人的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一直以来,我国熔喷布的产能并不高。从行业的生产能力来看,2014-2018年,我国熔喷法非织造布总生产能力上升幅度不大。其中,2018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能力达到8.32万吨,2014-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无纺布生产量达到394万吨,但熔喷无纺布的产量很低。2018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实际产量为5.3523万吨,占当年纺丝成网非织造布产量的1.8%。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2018年,纺粘非织造布的产量为297.12万吨,在非织造布总产量中占比达50%;熔喷工艺占比仅为0.9%。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1.国家鼓励企业转产达产。2020年3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对外介绍,面对口罩核心材料熔喷布需求井喷,国务院国资委指导推动相关中央企业加快生产线建设、尽快投产达产,扩大熔喷布市场供给,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2.严控市场投机行为。针对疫情期间熔喷无纺布等防疫用品原材料大幅涨价行为,为进一步加强熔喷无纺布价格监管,确保价格稳定,2020年3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熔喷无纺布价格专项调查的紧急通知》(市监竞争函[2020]319号),对部分省份开展熔喷无纺布价格专项调查。为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海关总署2020年第53号公告决定自4月10日起对“6307900010”等19个商品编号项下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消毒剂等11项医疗物资实施出口商品检验。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医疗防控物资出口质量监管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继续保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防护用品的高压态势,使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3.出口退税政策,帮助企业规避国内过度竞争的风险,寻找新利润。国家规定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品的生产企业和购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品后出口的外贸企业向税务局进行出口退(免)税备案后可申请出口退(免)税。目前,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品的退税率为13%,与征税率相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税率”。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可促进口罩等防疫物品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为熔喷布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经济环境分析
1.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为熔喷布行业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2.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熔喷布行业列入鼓励发展目录,企业税负减少。
3.通胀压力、原材料、设备涨价、人工成本上升等使行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传染病散发导致我国对医用纺织品领域拥有广阔的需求。受本次疫情影响,口罩储备已成为许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现在人类面临非典、禽流感、甲流,以及其他空气传播疾病的危险,为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把熔喷布作为国家储备物资作为应急时用。
(四)技术环境分析
与其他很多制造产业一样,高端装备和关键部件是制约熔喷布产业发展的一个掣肘。如熔喷模头、熔喷丝板一些核心设备需要进口,而且供货周期和组装时间长,到生产出产品,最快也要3到5个月,长则半年甚至一年。同时,熔喷生产工艺比较高,一些专业技术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
熔喷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熔喷模头,模头出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材料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决定口罩的过滤效果。而全世界掌握精细化熔喷模头生产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主要由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国内提供熔喷布成套生产设备的厂家也不少,主要包括中国恒天集团下属宏大研究院、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旗下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温州朝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但核心部件熔喷模头依然依赖进口。此外,进口设备能喷出细到相当于头发丝的1/30的超细短纤维,做出的无纺布特别细密,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孔隙非常小,可以阻挡比较细的颗粒,而一般的国产设备只能喷到头发丝的1/10-1/15。目前,国内多是单个模头,而德国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已是熔喷和纺粘的多个复合型模头,产品性能和产能都优于国产设备。
三、行业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历程
熔喷法是依靠高温、高速的气流喷吹聚合物熔体,使其得到迅速拉伸而制备纤维的一种方法。聚合物切片通过螺杆挤压机加热加压成熔融状态后,经熔体分配流道到达喷头前端的喷丝孔,挤压后再经过两束收敛的高速、高温气流的拉伸使其细化。细化的纤维冷却固化于网帘装置上形成熔喷非织造布。
熔喷法的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研究所最早开始研究气流喷射纺丝法,纺得极细的纤维,其直径在5μm以下,制得由这种超细纤维组成的非织造布,随后其他一些专利也相继出现。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的埃克森公司才将这一技术转为民用,才使得熔喷纺丝成网法得到很大的发展。
连续式熔喷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在我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过程,应用领域从初的电池隔板、过滤材料、吸油材料和保暖材料等扩展到医疗、卫生、保健、防护等领域,其生产技术也从单一的熔喷生产向复合方向发展。其中,经过静电驻极处理的熔喷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初始阻力低、容尘量大、过滤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食品、饮料、化工、机场、宾馆等场所的空气净化处理和医用高性能口罩、工业与民用的除尘器滤袋。此外,熔喷布还可作为液体过滤材料,用于电子工业的感光抗蚀剂的过滤,医药工业药物、生物、合成血浆产品的过滤,食品工业的饮料、啤酒和糖浆液过滤,电镀液精滤,水厂净水过滤,自来水净化过滤,电解水制氢的过滤装置以及环境废水过滤等。经过处理,具有亲水性能的PP熔喷布可用于制作手机的电池隔膜,有很高的附加值。
2.市场规模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提升,国内熔喷布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从2009年的2.9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0.25亿元。2018年我国熔喷布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万元/吨左右,2019年市场规模为2.2万元/吨左右。
3.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熔喷非织造布行业处于成长期,2015-2019年均产量增长速为7.5%左右,新产品、新工艺及新原料不断涌现,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中。但总体而言,我国熔喷布产业相对小众,正常情况下,市场需求较为平稳,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特点,行业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企业分散在各个行业和群体中,技术落后、设备低效、生产规模小,尚不能形成完善的系统和较强的整体竞争力。随着此次疫情的爆发,国内出现一批跨行业投资熔喷非织造布的现象,产能迅速上升,未来将会出现行业重新洗牌的可能。
(二)业务产品分析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罩等防疫物资成为全球采购清单中最为紧俏的物资。而熔喷布等口罩核心原材料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一时间,熔喷布成为了资本和商家追逐的焦点。
疫情之前,熔喷布价格不到2.0万元/吨。疫情期间,口罩需求飙升,熔喷布供不应求,熔喷布市场出现了价格双轨制的现象,即“二元价格”体系。一方面,受政府管控的熔喷布市场,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货源为主,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且承诺不涨价;另一方面,管控外的熔喷布市场上,价格炒到60万-70万元/吨。同样一种商品,两个市场,两个价格体系。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监管的收严,熔喷布价格开始呈现下跌趋势,从最高价70万元/吨降到30万元/吨左右。根据找塑料网统计数据显示,5月中下旬以来,熔喷布价格下滑明显。其中,99级熔喷布在5月1日的报价接近72.5万元/吨,6月3日价格已跌至25万元/吨。90级熔喷布的价格已从5月初的40万元/吨左右,跌至6月3日的3.5万元/吨。
四、行业供求分析
(一)行业需求、替代产品
1.行业产品需求分析
3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口罩日产能、日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双双突破1亿只。国内的口罩荒已得到缓解,身价涨了数十倍的口罩,价格已经回落。如今,国内疫情已经被有效控制,但疫情尚未结束,口罩等防护用品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对熔喷布等原料的需求将持续存在。
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为“非常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需求量已是正常水平的100倍,价格则是正常水平的20倍。世界各国纷纷在扩增口罩产能,导致口罩原材料市场供应紧张,相关产品价格暴涨,其中以聚丙烯制造的熔喷布最为稀缺。但是国外需求跟国内并不相同,国外用户需求的口罩,大多是可以多次使用或过滤性强的N95、KN95口罩。
2.行业替代品的种类、规模、可替代性分析
面对口罩和熔喷布等防疫物资短缺和价格飞涨的局面,一系列替代产品应运而生。2月17日,中国化工所属中昊晨光院自主研发、可重复使用的KN95防护口罩已下线,标志着晨光院高科技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滤膜在口罩生产上的成功应用,可替代熔喷布,并能经受得住水洗、消毒等程序,实现可反复使用。
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纳米级覆膜材料,是一种PTFE纳米膜过滤材料,它是靠物理作用,对颗粒物进行拦截,其对0.3微米的颗粒物的拦截,可以达到99%以上,经过简单的高温水处理,酒精消毒,可重复使用达10次以上。这种新材料是一种新型可循环使用的防疫口罩材料,属低阻、高效、易清洁的膜复合材料,可优化替代口罩生产关键材料“熔喷布”,缓解当前口罩生产材料短缺的困境。目前已通过了全面检测,列入浙江省口罩材料名单。
3月13日,河南省科学院旗下的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超细纤维湿法非织布”,采用类似于造纸的湿法非织布技术,仅用造纸企业常用的斜网纸机简单改造就能生产,产能可以实现快速提升。与常规熔喷布相比,超细纤维湿法非织布可提供更好的空气过滤性能,更高的强度,此外还具备良好的抗油、抗水、抗酒精特性。超细纤维湿法非织布上游原材料是聚酯类产品,目前市场供应正常,成本仅略高于熔喷布此前正常的市场价格。同时,这种替代产品新产能可行性强。目前大部分的造纸企业都有斜网纸机,即使没有斜网机通过圆网、长网机适当改造也可以做。对于纸机装置齐全的企业,可以实现直接转产。但运用造纸机生产的超细纤维湿法非织布同样采用静电吸附原理进行过滤,制成口罩产品后如遇水会明显消弱过滤能力。目前该试验产品已经河南省医疗器械监督检验所检测,符合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是当前形势下替代熔喷布的理想材料,可为缓解熔喷布和口罩供应紧缺情况提供一条新途径。
河南郑州龙湖中原工学院研发的纳米纤维滤材实验机已应用在江西、宁波地区生产企业的新产线搭建,纳米纤维空气滤材不用依靠静电吸附,而是利用物理拦截,依托‘物理孔径’过滤原理,也就是用更细的‘网眼’达到过滤效果。只要产品物理结构不被破坏,即使在完全去除静电后过滤效率依然可以维持高稳定性。对比熔喷布用气流拉丝的过程,纳米纤维空气滤材采用静电拉丝,出丝更细,且这种新产品上游材料不仅限制于聚丙烯,只要是能够溶解在溶剂里的聚合物,包括聚氨酯,聚苯烯烃,聚苯乙烯等都可以被用来纺织,产品成本或较传统熔喷布更加低廉。同时,纳米纤维空气滤材的生产设备采用国产材料即可模块化生产组装,可行性强,一般四五十天就可形成新的产能。纳米纤维空气滤材已在河南当地药检机构通过各项检测,在沸水里浸泡十分钟,通过高温加热处理,产品过滤效果仅从95%降到90%,且连续浸泡三次都可稳定在90%以上。
(二)行业供给、市场竞争
1.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配比
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熔喷法非织造布产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2018年,我国熔喷法非织造布实际产量为5.35万吨,同比下降1.1%。同时,结合产能以及产量来看,2018年我国熔喷布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4.3%,仍有较大的生产空间。2019年我国熔喷布产量有所上升,达到6.08万吨,同比增长13.88%。
从熔喷布的生产线来看,2019年9月,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发布《2018年中国纺丝成网非织造布工业生产统计摘要》,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截止2018年底,我国连续式熔喷法非织造布的生产线为136条,同比减少1.45%。疫情期间,我国熔喷布生产线增长较缓,主要原因在于熔喷布生产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从成本方面来看,相较口罩生产线,参与制造熔喷布的成本投入较大。生产熔喷布的设备,国产价格大约在500万元左右,进口设备则在1000万元以上。熔喷布生产及生产设备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企业对于熔喷布的生产线的布局周期较长,中小企业基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生产线建设。
疫情前,我国能够提供熔喷布生产的企业较少,经营范围涉及熔喷布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23.53%)、浙江(13.73%)和河南(11.76%)三省,其占比均在10%以上,占全国的49.02%。而湖北省拥有2465家无纺布企业,仅占到全国的4.03%。疫情发生后,企业数量具有较大幅度增长。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万2千余家经营范围含“熔喷”、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下称“熔喷布相关企业”)。以工商登记为准,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熔喷布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296家,同比增长2276.55%。2020年4月,熔喷布相关企业的月注册量达4075家,环比增长407.47%;2020年5月,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28家,环比下降57.60%。企查查数据显示,熔喷布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分别占总量的50.04%和40.85%;从地域来看,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安徽、广东、山东等地,其中安徽熔喷布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数量超4500家。
2.市场竞争分析
当前,熔喷非织造布市场走势主要发生以下变化:在原有日产量30多吨口罩用熔喷非织造布的基础上,一是原有生产汽车隔音材料、保暖材料和吸油材料的熔喷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部分转产口罩用滤材,日产量可达100吨左右;二是原生产SMS(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布企业调整生产工艺,可日新增产能60吨左右;三是以中石化等为代表的央企,也加快投资建设熔喷布生产线,有效增加一定产能。
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各省市纷纷转产或新建熔喷无纺布项目,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四川兴正源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江西天滤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龙游圣蓝纸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塑科技公司等。目前,生产熔喷无纺布的企业主要有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欣龙控股、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量子金舟(天津)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泰达洁净、江苏丽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延江股份、精发股份、大连瑞光、南海南新、再升科技等。除了产量较大的企业外,还有一些日产量仅约1吨的熔喷无纺布小企业,比如大连华纶无纺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嘉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等。部分生产企业名单见下表:
序号 |
公司名称 |
主营产品 |
1 |
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
拥有7条国际先进的熔喷生产线,是以熔喷技术为核心专业生产空气、液体过滤材料、服装保暖材料、吸育隔热材料的专业制造商,目前熔喷总产能达到7000吨/年 |
2 |
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 |
口罩(BFE95/99、N95/99、P1/2)、吸油材料、过滤材料、揩布等用熔喷非织造布 |
3 |
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 |
SM、SMMS纺熔复合非织造布,防护服原料,满足BFE95/99、N95等级熔喷非织造布 |
4 |
宜昌市欣龙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
熔喷非织造布、SMS纺熔复合非织造布 |
5 |
宜昌市欣龙熔纺新材料有限公司 |
熔喷非织造布、SSMMS纺熔复合非织造布 |
6 |
湖南欣龙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 |
正在建设,产品为SSMMS、SSS、SSMMMS纺熔复合非织造布 |
7 |
量子金舟(天津)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熔喷和SMS设备及其产品 |
8 |
大连汇力宝新材料(大连华纶) |
口罩(BFE99/PFE99/N95)用熔喷非织造布 |
9 |
亿茂滤材 |
口罩(BFE99/PFE99/N95)用熔喷非织造布 |
10 |
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
口罩用面无纺布、熔喷过滤用无纺布、底面用无纺布、病毒防护隔离衣用无纺熔、SMS无纺布等 |
11 |
山东东营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为日常防护性口罩、医疗口罩和工业防尘口罩的生产提供原材料 |
12 |
中国石化 |
建成16条熔喷布生产线,加上合资企业的7吨,熔喷布日产能达37吨,年产能超过1.35万吨。 |
13 |
中国石油 |
自建4条熔喷布生产线,具备日产6吨熔喷布,年产2200吨熔喷布产能;合作企业投产熔喷布生产线一条,每天可提供2吨熔喷布。 |
近年来,一些设备先进、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企业乘势而进,向高档熔喷市场进军,如苏州佳和则专注于环境保护用吸油棉的生产开发;还有山东俊富、江苏丽洋等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江阴安利维则紧紧抓住市场和研发,瞄准国际高端熔喷产品,开发出不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北京量子金舟等一些设备厂,不断创新,拓展熔喷设备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助推了熔喷行业的发展。
五、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来介绍
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生成的聚合物,无色、无臭、无毒,呈半透明的蜡状固体状,是生产口罩的主要材料。由于聚丙烯具备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机械强度等特点,除用于口罩生产外,其也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公开数据显示,1吨高熔指纤维料可生产约25万个病菌防护口罩。以此计算,目前每天用于生产病菌防护口罩的高熔指纤维约为80吨左右,一年的用量在2.8万吨。熔喷布专用料就是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聚丙烯熔融指数越高,熔喷出的纤维就越细,制成的熔喷布过滤性也越好。
(二)工艺流程
产业链中游熔喷布生产主要经过熔体准备-过滤-计量-熔体从喷丝孔挤出-熔体细流牵伸与冷却-成网等六道工序,其工艺过程如下所示:
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吸油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
熔喷布下游应用范围:
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
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3.服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三)上游分析
熔喷非织造布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酯(PET等)、聚氨酯(PU)、聚乳酸(PLA)和聚苯硫醚(PPS)等,其中熔喷布最主要的原材料为聚丙烯。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是极为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编织、包装、汽车、医疗、光纤电缆等领域,并在高端领域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熔喷布的原材料聚丙烯取自石油,因此石化企业在生产熔喷布上具有优势。目前,熔喷布主要原材料的市场竞争程度较为充分,市场供应较为有保证,不存在资源稀缺和个别企业具有市场垄断控制能力的情形。
随着聚丙烯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国内PDH、MTP、煤制烯烃等工艺路线产能的持续投放,我国聚丙烯产能处于逐步扩张阶段。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聚丙烯产能逐年增长,产能复合增长率提高至8.3%。其中2016年产能增加较为突出,2016年青海盐湖、神华新疆、宁波福基、福建中景石化、中天合创等企业的聚丙烯装置相继投产,年产能增长率达到13.5%。随后进入扩能“冷却期”,2017年、2018年投产增速明显放缓,2019年再度进入装置集中投产期。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聚丙烯产能达2446万吨,同比增长9.0%,新增产能达202万吨,扩能装置以煤炭类居多。
表1 2019年国内聚丙烯扩能装置一览
单位:万吨
企业名称 |
PP产能 |
投产时间 |
久泰能源 |
32 |
2019年4月 |
大连恒力一期 |
45 |
2019年5月 |
东莞巨正源 |
60 |
2019年6月 |
中安联合 |
35 |
2019年7月 |
宝丰能源二期 |
30 |
2019年9月 |
2020年初,伴随着浙石化90万吨/年装置的逐渐投放市场以及恒力二期装置的运行正常,聚丙烯供给端增大压力逐步兑现。
表2 2020年国内计划投产聚丙烯装置汇总表
单位:万吨
企业名称 |
PP产能 |
计划投产时间 |
大连恒力石化二期 |
40 |
2020年 |
浙江石化一期 |
90 |
2020年 |
利和知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30 |
2020年 |
宝来石化 |
60 |
2020年一季度 |
东华能源宁波福基二期 |
80 |
2020年二季度 |
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项目 |
50 |
2020年三季度 |
东明石化 |
20 |
2020年三季度 |
烟台万华 |
30 |
2020年三季度 |
龙油化工(北京三聚) |
55 |
2020年 |
中化泉州二期(中石化集团) |
40 |
2020年 |
青岛金能科技 |
90 |
2020-2021年 |
延长中煤榆林二期 |
30 |
2020-2021年 |
在产业链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下,我国聚丙烯产量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开工率也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丙烯产量达2235万吨,同比增长6.8%,开工率达91%。截至2020年1-3月,我国聚丙烯产量为600.1万吨,同比增长9%。其中3月国内PP产量总计约204.8万吨,环比上升14.11%,同比增加6.46%。
目前,我国聚丙烯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提升,行业产能也迅速扩大,但我国新投产的聚丙烯设备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且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聚丙烯生产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生产的聚丙烯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高端专用料仍需依赖进口。而我国市场对聚丙烯产品的需求却逐渐向高端领域靠拢,随着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新需求不断增多,对我国聚丙烯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倒逼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走高端化、差异化发展路线。
(四)下游分析
目前,熔喷法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医用和工业用口罩、保暖材料、过滤材料、医疗卫生材料、吸油材料、擦拭布、电池隔板以及隔音材料等领域。
1.医疗卫生
用熔喷法非织造布代替传统纺织产品与纺粘法非织造布复合,应用于口罩布。其特点是强度高、手感好、有效地屏障细菌的穿透、不透血但可以透气: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减少尘屑和毛羽的脱落、提供最佳的手术环境;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量、方便储藏、供应和更换:穿戴及使用方便、价格低。由于其有上述特点,在国外已大量做成绷带、急救包、开刀布、接生包等应用于医疗行业,以及妇女卫生巾、尿布等卫生领域。国内目前则刚开始应用并得到广泛推广。
2.保暖材料
熔喷法非织造布由于其纤维直径特别细小、孔径小、孔率高,手感柔软,具有非常好的抗风能力透气性能良好且重量非常轻,是做保温服装的最佳材料。目前国内外已大量使用,市场增长速度也较快。经过国家级检测单位测定,相同重量的服装保温材料中熔喷布保温效果最好。天津泰达率先开发出了用熔喷布做的保暖材料,从而带来了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发展的高潮。熔喷法非织造布与三维卷曲纤维共纺制出的保暖絮片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还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和蓬松性能。
3.过滤材料
熔喷布的纤维直径能达到1-2gm且排列是随机分布的,具有一定的杂乱性这种结构使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小的孔径,可以制作品质非常高的过滤材料主要应用于空气过滤、水过滤、油过滤、油水分离等诸多领域。如果通过静电驻极处理作为过滤材料其效果更好。
4.吸油材料
由于熔喷布主要采用PP原料。由于PP几乎不吸水但却有很好的亲油性以及熔喷布具有孔率高且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所以熔喷布具有很好的吸油性能。经过实验测得,它可以吸收比自身重量大17-20倍的油。根据它的这些特点可做成吸油毡、吸油滤芯等应用在油水分离、环境保护、港口环保以及海洋轮船事故处理中。
(三)相关行业分析
与熔喷布密切相关的当属口罩行业,中国口罩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的成熟产业,口罩的贴合度、过滤效率、舒适性、便捷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了医用外科口罩,还出现了防尘、防花粉、过滤PM2.5等多个细分品类,在医院、食品加工厂、矿井、城市雾霾天等场景,都能看到口罩的身影。2017-2019年,中国口罩行业规模保持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大量口罩行业上下游企业集体增产转产,刺激了中国口罩行业的大跃进式发展。据艾媒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口罩行业市场规模在原有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714.1亿元,预计在2021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整个口罩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仍呈扩大趋势。
从2015-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值数据来看,中国口罩产业产值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其中,2019年中国口罩行业产值达到102.4亿元,用于病菌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达54%。据艾媒咨询预测,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口罩行业2020年的产值将达到260亿元,医用口罩产值占比也望有大幅提升,随着疫情结束,对过剩产能的消化调整预计使得口罩行业产值回落至210.9亿元。
六、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目前生产熔喷无纺布的企业主要有欣龙控股、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山东东营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等。
(一)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欣龙集团)是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非织造高科技股份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955)。公司从法国、德国、美国和意大利引进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刺、复合木浆水刺和超细点、超薄型、超柔软热轧非织造材料生产技术,宽幅高速浆点涂层生产技术均是国内首创,产品填补了国内非织造行业多项产业空白。目前,欣龙集团已拥有水刺、复合水刺、纺粘、熔喷和无纺深加工等,可向国内外客户提供医疗、卫生、农业、工业、军事、土工、建筑、防护、合成革、装饰、旅游和家居生活用非织造材料,各种热熔衬布以及多种非织造材料的深加工终端产品,并可按国内外客户的需求,为其研制和生产特殊用途产品。欣龙集团以无纺产业为基础,企业的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在国内外多个行业,特别是非织造行业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欣龙无纺”品牌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恒天嘉华一家专门从事非织造产业用布研发、生产、销售的大型企业,是国内非织造布产业中的领军企业。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和产能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公司现有15条生产线,年产能7.6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高档医材、卫材等诸多领域。公司始终坚持“业绩、规则、诚信”核心价值观,始终关注客户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抢占高档医材、卫材市场,力争将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非织造新材料示范基地、非织造布检测中心及国家级非织造新材料研发中心。
(三)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隶属于广东俊富集团,一家专业从事非织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企业。拥有2个专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条主要从欧美引进的、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非织造材料生产线,具备9万吨的非织造材料年产能,是中国最大的非织造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自2010年以来,一直被世界权威机构评为全球50强非织造材料生产企业。依托于广东俊富集团,经过16年的发展,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纺熔非织造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从成立伊始的1条纺粘生产线发展为拥有10条熔喷生产线、4条纺粘生产线、1条纺熔后整理生产线的专业无纺布研发、生产企业。
七、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一)市场需求加大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对卫生材料的需求潜力巨大,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国内医院、卫生机构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市场尚未真正打开,其应用前景有待大力拓展。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目前,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都陆续新上了口罩生产线,同时还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将要投产。未来,熔喷布的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加大。
(二)新冠疫情加速产业发展
由于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行业内熔喷布企业以及转产企业例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中央企业积极布局熔喷布生产线,对于行业供给的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国资委的信息披露,随着2020年4月份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新建的20条生产线陆续达产,央企熔喷布产能预计将提升至每天70吨以上。总体来看,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熔喷布行业的整体产能以及产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对于行业供给的影响,假设2019年我国熔喷布行业的固有产能的全部投产,再综合现有企业的产能扩增的情况,预计2020年我国熔喷布行业产量将达到10万吨左右。
熔喷布在疫情的影响下,行业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高,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对于熔喷布的需求逐渐趋于理性,行业产能/产量都将会在2021年有所下滑,预计约为8万吨。在2021年后,由于行业内的整体产能实力的增强、对于熔喷布的认知程度提高以及居民对于口罩等物资的重视程度加大,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行业产量也将得到提振,预计到2025年,我国熔喷布的市场产量将达到12万吨。
八、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在当前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大环境下,熔喷布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考虑到国外市场对口罩高过滤性的要求,结合当前熔喷布市场行情,建议将产品定位在口罩用熔喷布上,产品规格定在95以上,向市场提供高效优质熔喷布产品。